朱兵,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他是循环经济评估,技术经济分析和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方面的专家。

朱兵(Bing Zhu)是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兼教授。 此外,他还是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能源计划的客座研究学者。

朱博士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部际小组委员会的成员,他与他的团队一起为中国的循环经济和资源效率提供积极的科学支持。 他还活跃于专业服务中,例如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国际组织合作的顾问小组成员,以及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委员会副主席。 他之前专攻能源系统工程和技术经济学,但后来将研究重点转移到自然资源管理和循环经济。

自2008年以来,朱博士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部任命为循环经济两个联合研究计划的科学协调员,这两个研究计划是“决策支持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循环经济与体制建设》(2008-2011年)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2016年),由30多个机构承担。

朱博士还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2010年和2012年两次自然资源消费国家试点调查的科学协调员,涉及93,000多家企业。

朱博士分别于1990年和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得了工程学士学位(化学工程),并于2000年获得了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工程学博士学位(工业工程与管理)。

 

选择出版物

江敏(M.),贝伦斯(Behrens),P。,王婷(T.),唐忠(Z.),于燕(Y.),陈丹(D.),刘丽(L. He,C.,Tukker,A.,&Zhu,B.(2019年)。 中国省级和部门级的材料足迹。 诉讼中的国家科学院院士, 116(52),26484-26490。 doi:10.1073 / pnas.1903028116

Zhang,Y.,Zhao,H.,Yu,Y.,Wang,T.,Zhou,W.,Jiang,J.,Chen,D.,&Zhu,B.(2019年)。 中国次国家级的在用铜库存量。 资源,保护和回收, 147,49-60。 doi:10.1016 / j.resconrec.2019.04.010

Yu,Y.,Liang S.,Zhou,W.,Ren,H.,Kharrazi,A.,and Zhu,B.(2019年)。 两级归因结构分解分析,揭示了次区域和部门层面的驱动因素:以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为例。 清洁生产杂志, 213,165-175。 doi:10.1016 / j.jclepro.2018.12.167

罗Z.,胡S.,陈D.,朱朱(2018)。 从生产到消费:中国人与环境氮流量耦合分析。 环境科学与技术, 52(4),2025-2035。 doi:10.1021 / acs.est.7b03471

刘冰,陈大龙,周伟,纳斯尔·N·,王涛,胡南涛和朱冰(2018)。 再制造和直接再利用对中国汽车生产资源生产率的影响。 清洁生产杂志, 194,309-317。 doi:10.1016 / j.jclepro.2018.05.119

Yu,Y.,Zhou,L.,Zhou,W.,Ren,H.,Kharrazi,A.,Ma,T.,&Zhu,B.(2017年)。 在城市层面将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脱钩:以中国重庆为例。 生态指标, 75,27-35。 doi:10.1016 / j.ecolind.2016.12.027

Yu,Y.,Chen D.,Hu,S.,Kharrazi,A.,&Zhu,B.(2017年)。 通过使用物质效用框架影响资源生产率的先进因素。 清洁生产杂志, 142,1892-1900。 doi:10.1016 / j.jclepro.2016.11.096

周威,王婷,于燕,陈大和,朱冰(2016)。 到2年中国民航业的CO2030排放情景分析。 应用能源, 175,100-108。 doi:10.1016 / j.apenergy.2016.05.004

Wang,T.,Yu,Y.,Zhou,W.,Liu,B.,Chen,D.,&Zhu,B.(2016)。 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中国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动态 清洁生产杂志, 137,752-761。 doi:10.1016 / j.jclepro.2016.07.161

Zhou W.,Jiang D.,Chen D.,Griffy-Brown,C.,Jin,Y.,and Zhu,B.(2016年)。 从水泥厂捕获二氧化碳:在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优先事项。 新能源, 106,464–474。 doi:10.1016 / j.energy.2016.03.090

Wang,W.,Jiang D.,Chen,D.,Chen,Z.,Zhou,W.,and Zhu,B.(2016年)。 基于材料流分析(MFA)的中国水泥和水泥基材料行业生态效率指标的潜在分析。 清洁生产杂志, 112,787-796。 doi:10.1016 / j.jclepro.2015.06.103

Yu,Y.,Ren,H.,Kharrazi,A.,Ma,T.,&Zhu,B.(2015年)。 探索城市环境压力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以中国重庆为例。 生态经济学, 118,123-131。 doi:10.1016 / j.ecolecon.2015.07.019

Zhou W,Zhu,B.,Chen D.,Zhao,F.,&Fei,W.(2014年)。 政策选择如何影响对低碳技术的投资:中国间接煤炭液化过程中二氧化碳捕获的案例。 新能源, 73,670-679。 doi:10.1016 / j.energy.2014.06.068

Liu X,Chen,D.,Zhang,W.,Qin,W.,Zhou,W.,Qiu,T.,and Zhu,B.(2013年)。 从技术角度评估中国炼油行业的节能潜力。 新能源, 59,38-49。 doi:10.1016 / j.energy.2013.07.049

于Y.,陈丹。,朱宝。,胡Hu(2013)。 1978–2010年中国的生态效率趋势:将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脱钩。 生态指标, 24,177-184。 doi:10.1016 / j.ecolind.2012.06.007

Zhou,W.,Zhu,B.,Chen D.,Griffy-Brown,C.,Ma,Y.,&Fei,W.(201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模式。 人口与环境, 33(2-3),202-220。 doi: 10.1007/s11111-011-0133-5

Liu X,Zhu,B.,Zhou,W.,Hu,S.,Chen D.,&Griffy-Brown,C.(2011年)。 电石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中国减排潜力的分析。 国际杂志温室气体控制的, 5(5),1240-1249。 doi:10.1016 / j.ijggc.2011.06.002

Zhu B.,Zhou,W.,Hu,S.,Li,Q.,Griffy-Brown,C.,&Jin,Y.(2010)。 中国化工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减排潜力。 新能源, 35(12),4663-4670。 doi:10.1016 / j.energy.2010.09.038

Zhou,W.,Zhu,B.,Li,Q.,Ma,T.,Hu,S.,&Griffy-Brown,C.(2010)。 中国氨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减排潜力。 能源政策, 38(7),3701-3709。 doi:10.1016 / j.enpol.2010.02.048

Zhou,W.,Zhu B.,Fuss,S.,Szolgayová,J.,Obersteiner,M.,&Fei,W.(2010)。 中国电力行业CCS投资策略的不确定性建模。 应用能源, 87(7),2392-2400。 doi:10.1016 / j.apenergy.2010.01.013